找到相关内容841篇,用时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楞严经与禅宗思想

    肃穆庄严。当然,心地明彻的禅门宗师,在对《楞严经》的含葩嚼蕊中,掬水月在手,弄花香满衣,直探心源,将无数譬喻、诘问、警语、睿思凝成的楞严三昧,当作参禅体道的滋养,作为触发禅悟灵感的重要泉源,从而使得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22560359.html
  • 明代藕益智旭的儒释圆通思想

    滋养和薰陶出来的士林,素有注重精神志趣的传统。而在专制政治趋于烂熟,社会文化走向世俗化的宋明朝代,以儒人仕、又疲厌于政治的文人士大夫,易于把山泉之间的佛道作为他们的精神栖息所来向往、追求和实践。他们...

    大 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54960576.html
  • 《净土宗教程》导言

    。我们不仅不能害彼性命以滋养自己,而且还应与一切生物发展一种友善共存的温馨关系。对无知觉的矿物、树木花卉等,也应抱持同样平等的恭敬态度。在众生眼里,飞禽走兽,矿产树木与人类三者有本质的区别,然在终极...

    魏 磊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71660654.html
  • 香品、香具与香文化

    香文化这样的传统文化的滋养。因此弘扬香文化,实践和发展香文化,既为时代之所需,也为经济、文化条件所允许。   从大陆佛教来说,二十多年来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和发展,这对于推动整个香文化的恢复和发展,起到了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30061006.html
  • 当代新儒家对儒学宗教性问题的反思

    脱离天人合 一的宏观背景而成为隔绝的认识论。[37]杜进一步把“体知”疏理为 感性的、理性的、智性的、神性的四层次,认为此四层体知交互滋养, 是具备灵觉而又可以沟通神明的人的特性。[38]总之,杜关于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63461817.html
  • 生活禅手册

    出生,日日增长,使自己的生命之树因佛法功行的润泽滋养而永葆生机,以开放智慧之花,结出菩提之果。而不是百事不做,一切不管,一味空心静坐,着“无记空”,这便是《金刚经》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”的“而生其心”。...

    净 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93761939.html
  • 如来藏与阿赖耶识正义

    ,能够聚集滋长受藏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等种子,执持身与身同安危。又,前七识是为坏不坏,具有展转因,有间断的缘故,不能持身,入灭尽定时皆断的体性;而且前七识亦不具有集藏滋养一切种子的能力体性,所以说前七识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01161976.html
  • 论“和”与文化养生

    寿。提出要补脑安神,益气养精,‘滋养百骸,赖以永年,而长生不老。’具体方法有如‘凝神入气穴’,意守脐下气海下丹田,并能神息相依,合而为一,保持精神意识活动的稳定,既能‘灌溉心田,栽培肝木,蓄肺金而养成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30962169.html
  • 阿姜 苏美多 著:感恩父母

    欢喜心)。我们需要这种喜悦,它是滋养我们、对我们的心灵成长而言不可或缺的要素。喜悦是觉悟的其中一个要素。生命没有喜悦是 沈闷 忧戚的——灰色、晦暗和抑郁。因此,今天是我们重拾喜悦、忆念喜悦——感恩的...

    阿姜 苏美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333562632.html
  • 七种觉悟的因素

    滋养了。  缺乏正念正知会导致没有条理的思惟作意(不如理思惟)。在经教中说到,不如理思惟会使人们偏离正确的方向—视无常的为常恒,视苦为乐,视无我为实我,视不善为善。迁流不息的生死轮回就是植根于这种不如...引伸为「滋养」或「成因」的意思。)《相应部》四十六:二经  贪 盖  贪欲的养料  对于一些诱人的外境,若不以正知正见来看待它们,这就是贪欲的养料,令未生的贪欲得以生起;这就是贪欲的养料,令已生的贪欲...

    喜见长老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335162648.html